稳住“菜篮子”, 这处农产品交易市场该怎么做?

“菜篮子”工程,这一关乎民生福祉、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自1988年列入国家级工程以来,便深深影响着中国亿万人民的生活。其初衷在于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紧张的状况,确保城市居民能够购买到新鲜的蔬菜,进而推动城乡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农副产品流通,确保老百姓的餐桌丰富多彩且稳定可靠。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繁荣,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为“菜篮子”工程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菜篮子”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大中城市纷纷推动以“自主生产、自由购销、市场定价、多渠道流通”为核心的产销体制改革,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构建出符合市场化运作的产销制度。

然而近日有多名商户反映,位于河北高碑店的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管理混乱,存在强迫交易、违规融资、虚假招商等问题,部分商户甚至因拒绝配合而被迫撤离。

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承担着京津冀地区近50%的蔬果中转分拨任务,被誉为京津冀区域的“菜篮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蔬菜消费日益集中,远距离、跨区域特点越来越明显。为适应蔬菜生产模式和蔬菜消费格局,我国逐步构建了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田头市场及零售市场等多级多类市场,助力“南菜北运”“北菜南运”“西菜东运”等大规模蔬菜流通。

国家文件多次强调加强蔬菜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各地各相关部门出台蔬菜流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工程,扶持蔬菜流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农产品仓储、物流、营销等各环节。

但是,媒体经过实地探访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发现,部分商户因未满足首衡集团的入股或贷款要求,经营受到干扰,最终无奈退出。

据了解,首衡集团成立于2010年,号称“中国北方最大农产品贸易运营商之一”,业务遍及河北、湖北等地,但是近期部分交易中心已无大规模蔬果交易。

尽管定位为“民生保供工程”,但市场内几乎看不到果蔬批发交易,多数摊位空置,部分区域甚至堆放施工废料。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首衡保定市场,开业后实际营业店铺不足30%,部分商铺仍为毛坯状态。

商户称生意惨淡的主要原因是“没人”。一位苹果批发商坦言:“以往一车货两三天卖完,现在要半个月,连摊位费都赚不回来。”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本网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

(0)
上一篇 2025 年 5 月 17 日 下午8:09
下一篇 2025 年 5 月 18 日 下午8: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