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配备的搜救犬仅约1500只,平均每只要守护约93万人。然而,全国流浪犬数量已达约4000万只。它们中有的曾被遗弃,有的一直流浪,但其中一些狗狗具备敏锐嗅觉、听觉、视觉等天赋,只是缺少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因此,名创优品携手它基金发起“小流浪变身搜救犬”科学救助公益项目,并通过“人,狗想上岸,求捞捞”主题活动,希望公众关注流浪动物生存处境,也让具备潜力的流浪犬有机会发挥社会价值与内在潜能,为其提供除领养外的新出路。

打造科学救助公益项目 见证流浪犬的上岸之路
搜救犬在灾难现场的搜救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帮助搜救团队在自然灾害、事故现场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快速定位和救助受害者。数据显示,在我国一场重大灾难中,有70%的幸存者经搜救犬定位获救。然而,我国搜救犬力量面临着现实挑战:现有搜救犬数量不足,引进犬只成本不菲等,这些都制约着救援力量的持续壮大。
与此同时,大量流浪犬还在面临着被误解、被嫌弃甚至被伤害的困境,据统计,中国约4000万只流浪犬中,能被救助、收养的比例不足2%。这群被边缘化的流浪动物需要被正视、需要重获身份认同。它们正等待着更多“上岸”的可能性。
名创优品与它基金共同发起的“小流浪变身搜救犬”科学救助公益项目,正是尝试为这两个社会问题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

项目前期从全国多家救助站中初步筛选出8只具有潜力的流浪犬,经由专业机构科学评估后,最终有2只流浪犬“巧克力”和“卤蛋”成功“上岸”,前往福建省城市之光救援队接受适应性评估与系统搜救训练,如最终能通过考核,它们将有机会从“被救助者”蜕变为“救助者”,或将成为官方机构三明消防的正式搜救犬队员。
项目正式发布当天,深圳翻身地铁站、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热门商圈,都换上了一系列助力小流浪“上岸”的海报与视频,吸引众多市民与网友的关注,齐齐为小流浪加油鼓劲。同时,深圳宝安大悦城现场设有“小流浪变身搜救犬”的科普展区与游戏互动装置,许多市民驻足打卡,拍照留念,并且通过游戏互动获得限量公益周边“金饭碗”,寓意传递“接小流浪的上岸”的好运。
同时,为持续支持科学救助公益,名创优品于10月16日至29日期间开展捐赠活动,顾客在指定门店每完成一笔消费,品牌即配捐1元善款用于“小流浪变身搜救犬”科学救助公益,以切实的公益行动帮助流浪动物。

领养代替购买 “未上岸小流浪”公益领养活动开启
成为搜救犬是一种上岸,有个爱它的家也是一种上岸。10月25日至26日,名创优品联合它基金在深圳大悦城举办“未上岸小流浪”公益领养活动,推动“领养替代购买”的公益理念。
本次项目中暂未通过搜救犬选拔的30多只小流浪来到领养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意向领养家庭前来咨询。截至活动落幕,有6只小狗被成功领养,收到近20份领养意向,后续,救助人及相关机构将推进领养评估与送养流程,帮助更多小流浪回归家庭的温暖。

活动现场,福建省城市之光救援队队长苏建华还与“上岸”搜救犬管培生的“巧克力”和“卤蛋”进行互动,分享了它们选拔过程与后续的训练计划。

可持续的开心公益 重塑人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上岸”不只是人类的梦想,也是流浪动物的渴望。“捞”一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最朴素与真诚的互信和互助,是社会中的温暖共识——一个小小的帮助,可能改变另一个生命的命运。
它基金表示,本次项目不是单方面的救助,而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的双向奔赴。人给了小流浪希望,小流浪用忠诚回报社会。捞起的是生命,托起的是尊严——让每个生命都有改写命运“上岸”的机会,正是公益最本质的温暖。

自“名创优品小动物保护公益基金”成立以来,名创优品联合它基金通过普法宣传、流浪动物科学救助、“小流浪变身搜救犬”等多样化公益行动,探索流浪动物救助站之外的“救助之道”,探寻更人道、更有效的关怀模式,以实际行动向流浪动物传递关爱和温暖。今年上半年,名创优品携手它基金推出“别叫我土狗”公益活动,通过线上传播与线下互动,呼吁大众以平等和包容的视角看待每一个生命。
无论是为流浪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寻找新的生命价值还是倡导社会共识,名创优品一直以来都在用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公益实践的多样化发展。未来,名创优品将坚守可持续理念,携手合作伙伴深化公益模式的创新,通过“专业、关爱、共生”的公益理念与行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