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5年5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精神,由中国烹饪协会、青岛国烹经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烹饪协会中式菜肴研发中心承办,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凤球唛品牌)独家冠名的“凤球唛杯”2025锅包肉技艺传承交流会,于昨日在哈尔滨宏达宴圆满落幕。活动以“传承华夏名菜·讲好非遗故事”为主题,汇聚全国非遗传承人、餐饮名家、行业专家及名厨120余人,通过技艺展演、学术研讨、技能培训与产业互动,全面展现锅包肉的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为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推动者,凤球唛品牌始终以“传承经典,创新风味”为使命,此次主动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发起「“凤球唛杯”2025锅包肉技艺传承交流会」,正是以行动诠释对传统烹饪技艺的深切敬意与责任担当,以调味之匠心对话非遗匠艺,让锅包肉这一东北名菜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焕发新生。
开幕式启动仪式
政策赋能: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度践行《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文化赋能、品牌培育、产业升级”的核心要求。锅包肉作为东北饮食文化的代表,其技艺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对非遗活态保护的实践,更是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迈向“百亿龙头、千亿集群”目标的关键探索。
活动现场
活动亮点:非遗与时代的交响
1. 非遗宗师同台献技,解码百年技艺
东北三省非遗传承人孟宪泽(马迭尔中西餐非遗传承人)、郑树国(老厨家第四代传人)、夏金龙(吉菜代表性传承人)联袂登台,从“挂糊黄金比例”到“传统熘汁技法”到“火候玄学控制”,现场还原教科书级技法。观众不仅品尝到正宗锅包肉和地域菜,更通过“非遗技艺微课堂”了解东北地区满汉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饮食渊源。
大师操作
2. 泰斗论坛启新思,共谋产业突围
元老级烹饪大师孟宪泽、中式菜肴研发中心副主任罗永存、院校学术带头人夏金龙、魏志春坐镇“非遗璀璨,匠心独运”主题研讨,聚焦《通知》提出的“非遗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路径,探讨非遗数字化保护、菜品传承与发展、番茄口味应用等议题,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模板。
研讨会
3. 百款创意颠覆传统,引爆味觉革命
近百位名厨以“一肉百变”命题创作,推出栀子锅包肉(花香解腻)、蔓越鎏金脆(果酸平衡)、分子料理版(科技赋能)等作品,将凤球唛番茄调味酱与番茄沙司的创新用法推向极致。活动现场特设“盲盒试吃”环节,彰显“万物皆可番茄酱”的无限可能。
大师作品及展演作品
现场刀光火影间,经典糖醋汁与凤球唛番茄酱的香气交织升腾,金黄酥脆的肉片裹挟着南北风味灵感,在铁锅翻飞中碰撞出非遗技艺的当代火花。
精彩瞬间
4. 东方番茄风味大赛发布,加码全球关注
作为活动压轴环节,组委会正式发布“凤球唛杯”东方番茄风味创新研发大赛,现场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大赛将围绕“番茄+地域风味”主题,探索从调味品到34地域名菜的全产业链创新,助力中国番茄IP走向世界。
签约仪式
未来展望:从东北到全国,让世界品味中国
“凤球唛杯”2025锅包肉技艺传承交流会不仅是技艺展示的舞台,更是文化觉醒与产业革新的宣言。未来,活动将拓展为“传承华夏名菜·讲好非遗故事”系列活动,串联全国地域名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球唛品牌亦将持续深化“番茄+”战略,以舌尖为媒,为中国餐饮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中国烹饪协会中式菜肴研发中心副主任罗永存和黑龙江省龙菜产业协会会长姜立滨为厨师颁发培训证书和«龙菜传承»书籍
永益食品介绍
永益食品1983年创始于深圳,1995年在东莞正式注册成立,至今已有42年历史,30年品牌发展历程。以“成为食品行业百年优秀企业”为目标,坚持打造“高品质特色调料”,包含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辣鲜露、鸡粉、鸡精等超百个品种,300多个规格产品。其中,主打品牌“凤球唛”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鱼露全国销量第一”品牌。更主导起草了中国第一部《番茄调味酱》和《辣椒油》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参与起草了《番茄酱罐头质量通则》和《鸡粉调味料》国家行业标准。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