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尖掠过立体的敦煌飞天,当耳畔响起千年前的驼铃声,这本青葫芦立体书正在用最浪漫的方式,向丝绸之路献上一封三维情书。
在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一份定制的“情书”同步出品。这不是普通的情书,而是一本可以捧在手中、能够穿越时空的立体书——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作为献给2025“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定制礼物,它正在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对丝路文明的深情。
(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与电影节同步登场)
一封跨越千年的三维情书
“丝绸之路”电影节×《丝绸之路》立体书同步出品,这不仅是一次特约合作,更是一次深情的文化告白。每一处立体结构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看,这就是让我们心驰神往的丝路文明。
当读者轻轻翻开书页,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翩然起舞,衣袂飘飘仿佛即将乘风而去;大漠中的驼队缓缓前行,仿佛能听到清脆的驼铃声声;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扬帆起航,船帆鼓风而起,栩栩如生。这些不仅仅是纸艺的展示,更是对丝路文明的深情致敬。
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同步登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情的表达,让这本立体书成为了一封“可以翻阅的情书”。每一位翻阅者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深情和历史温度。
(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与电影节同步登场)
电影节的立体延伸和丝路文明点读
本届电影节于9月22日至26日在福建福州举办,其国际参与度创下历史新高。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2856部影片报名参赛,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影片达1850部。在这个跨文化对话的盛会上,立体书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延伸和补充。
看“丝绸之路”电影节,读《丝绸之路》立体书,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阿联酋女导演纳伊拉·阿尔·哈贾在收到这份礼物时感叹:“这就像是一本立体的电影分镜脚本,每一个场景都充满戏剧性和叙事性。”
在《丝绸之路》立体书的大放异彩的同时,青葫芦点读笔也随之亮相。据悉,这款具有联合国官方六语点读功能的智能点读笔,配合《丝绸之路》立体书使用,突破了传统立体书的语言边界,当读者用笔点触泉州港的波斯商船,阿拉伯语讲述的香料传奇即刻与西班牙语吟唱的海浪共鸣。这不是简单的文字转译,而是让不同文明在立体纸间自然流淌。
(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亮相“一带一路”国际电影合作发展交流活动)
“一带一路”情感连接的文化使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立体书以其独特的情感价值,成为了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许多国际电影人表示,这将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
一位印尼电影人动情地说:“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收到这样一份礼物,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两国之间的文化情感联系。”
青葫芦立体书和点读笔作为电影节官方特约文化礼品赠与外宾
立体纸艺与六语点读的文明交融
这本立体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的投入。设计师们不仅重现了历史场景,更在其中注入了对丝路文明的深厚感情。从纸张的选择到色彩的搭配,从结构的设计到内容的编排,处处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通过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立体对话,这本立体书和青葫芦点读笔让古老的丝路文明以全新的方式焕发生机。它不再是冰冷的历史遗存,而是充满温度的文化载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
青葫芦立体书和点读笔作为电影节官方特约文化礼品赠与外宾
当电影节的银幕亮起,当立体书的页面展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深情的文化告白。青葫芦立体书和点读笔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
这封“献给丝路的立体情书”,正在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千年文明的热爱与敬意。在翻阅之间,在观赏之时,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些穿越时空的文化回响,感受到那些连接人心的情感共鸣。
也许,这就是文化传播最美的样子: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深情的告白;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用心的对话。这本立体情书,正在用最动人的方式,完成着它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