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莱生物实验室发布濒危植物保护新成果

菲尔莱生物实验室发布濒危植物保护新成果

近日,专注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菲尔莱生物实验室宣布,其研发的 “珍稀植物种质资源低温保存技术” 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对 32 种濒危兰科植物种子的长期保存,存活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40%。

菲尔莱生物实验室发布濒危植物保护新成果

菲尔莱生物实验室成立于 2018 年,命名源自 “植物(Flora)、生存(Exist)、未来(Future)” 的首字母组合,致力于通过生物技术解决珍稀植物濒危问题。此次发布的低温保存技术,通过精准调控保存环境中的湿度、氧气含量及冷冻保护剂配比,解决了种子在低温储存中易受冻害、萌发率下降的难题。

实验室主任周博士介绍,团队历时五年,在云南、四川等地建立野外采样点,对 107 种濒危植物的种子特性进行系统研究。“这项技术不仅延长了种子保存周期,更重要的是为野外种群恢复提供了稳定的种质资源。” 目前,实验室已利用该技术建立西南地区首个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储存种子超 5 万份。

该成果已通过林业部门专家评审,将在秦岭、横断山区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推广应用。下一步,实验室计划与多地植物园合作,开展濒危植物人工繁育与野外回归项目,让 “菲尔莱” 所代表的植物保护理念落地生根。

Like (0)
Previous 2小时前
Next 30分钟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