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茶饮赛道持续竞争的背景下,前端的产品研发固然重要,后端的供应链建设更是品牌能否实现规模化、高品质复制的关键。茶百道近年来持续加码供应链体系建设,围绕原料标准、物流效率与终端品质保障展开系统布局,打造了品牌核心竞争力。
五一假期期间,新茶饮消费迎来小高峰。茶百道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旗下“东方植物鲜养果茶”“山茶碧螺春系列”等多款产品销售火爆,茶百道整体销售额环比增幅50%,全国多家门店销量增幅超1700%,甚至有景区门店销量增幅达3000%。这些短时间内暴增的订单量,背后正是茶百道供应链支撑能力的体现。
据茶百道方面介绍,近年来品牌已实现对多个供应环节的自建与优化。例如,其位于福建的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可实现茶叶的自采、分装及直供,保障茶原料的新鲜度与一致性;在包材方面,茶百道已投产环保包材工厂“森冕工厂”,通过自产自供提升配送效率并减少损耗;而在物流配送环节,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71%的门店实现水果统一配送,92%的门店可实现下单次日达,95%的门店每周可获得两次或以上配送频率。
这些数字的背后,展现的是茶百道围绕“高频次配送+低温冷链”建立起来的稳定系统。以五一假期热销的“东方植物鲜养果茶”系列为例,其原料之一的白紫苏,需保持叶片鲜绿无破损,并在采摘后快速冷链运输至全国门店。夏黑葡萄则要求糖度达到15度以上、果粒饱满无残缺,同样需冷藏运输并现点现制。没有高效的冷链网络,这些品质标准几乎无法落地执行。
除了产品品质的可控性,茶百道在供应链建设中还表现出对成本与效率的兼顾考量。例如,不同地区门店根据食材的品类和需求频次,可获得多温区运输服务,既减少损耗也提升了配送灵活性。在部分核心城市,茶百道正探索与本地化基地合作采购,进一步缩短运输链条,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五一期间的新茶饮销售热潮,也成为对企业后端管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在消费热情集中释放的同时,如何稳定地、规模化地完成产品交付,密切关乎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体验评估。茶百道此次在假期内多个单店销量增长超千倍的同时,仍保持产品稳定供应与统一品质,无疑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了一份较为稳健的答卷。
随着消费者对饮品品质与健康属性的关注持续走高,供应链也逐渐成为品牌价值的重要部分。茶百道通过自建基地、提升冷链系统、强化标准落地,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持续投入,正逐步转化为其产品稳定性与用户满意度的基础。未来,供应链的标准化、智能化以及与研发能力的协同效率,将决定新茶饮品牌在更大规模市场中的发展潜力。茶百道的实践路径,或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范式。